據(jù)倫敦6月7日消息,波羅的海貿(mào)易海運交易所干散貨運價指數(shù)周二連續(xù)第二天下滑,因運船供應增加打壓人氣。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shù)周二下降1.89%或28點,至1,456點。在本周下滑前,該指數(shù)于周五持平,之前連續(xù)十個交易日上漲。該指數(shù)衡量了鐵礦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
DahlmanRose&Co稱,干散貨市場運費大多下滑,海岬型船運費引領跌勢。
干散貨市場費率前景暗淡,因船只增加的速度超過了船運需求。
2月份澳大利亞的洪水及颶風沖擊煤炭生產(chǎn),且一些生產(chǎn)商仍竭力恢復至正常運營水準,損及海岬型船貨運活動。哥倫比亞今年天氣相關的問題同樣損及海岬型船只活躍程度。
市場預期,印度6月季風降雨的來臨會導致國內(nèi)河道水位上升,運輸活動將受到影響,可能令該國鐵礦石出口下降。
波羅的海海岬型船運價指數(shù)(Baltic'scapesizeindex)周二下滑3.78%,日均獲利微降至10,937美元。海岬型船舶通常的載運量是15萬噸,貨物主要是鐵礦石和煤炭。
WellsFargoSecurities高級分析師MichaelWebber稱,消息人士指出更多之前閑置的海岬型船已經(jīng)重返市場,這可能重燃海岬型船運費的壓力,盡管澳洲煤定購量較上周增加67%且鐵礦石定購量在第一季度洪水后繼續(xù)回升。
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shù)(Baltic'spanamaxindex)周二升1.12%,日均獲利小幅增加至14,536美元。該型船舶的通常運載量為6-7萬噸,主要貨物是煤炭和谷物。自去年同期以來,巴拿馬型船的獲利已經(jīng)減少一半以上。
超靈便型船運價指數(shù)(Baltic'ssupramaxindex)周二下滑1.9%。
經(jīng)紀商稱,有跡象顯示南美谷物出口活動放緩,為巴拿馬型船市場增添壓力。
鑒于干散貨運費市場嚴重依賴中國進口,尤其是煤炭和鐵礦石,因此市場亦關注更多有關中國經(jīng)濟放緩的跡象。
過去六個月,干散貨運價指數(shù)已下跌逾一半,逼近2008年金融危機時觸及的水準。
船運分析師周二稱未來一到兩年內(nèi)干散貨運費預期將繼續(xù)承壓,因運船數(shù)量持續(xù)增加。
FearnleyConsultants主管SverreSvenning周二在倫敦舉行的一船運會議上稱,未來18-24個月內(nèi),運費市場預期將維持疲弱。到2013年年底前不會出現(xiàn)任何明顯的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