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工商時報消息 據(jù)《南洋商報》報道,印度尼西亞央行聲稱,可能調(diào)低外資持有當?shù)劂y行股權頂限至50%以下。
分析員指出,馬來西亞兩大銀行聯(lián)昌國際和馬來西亞銀行將受到影響,尤其是聯(lián)昌國際的沖擊最大。
根據(jù)路透社報道,印度尼西亞央行目前正研究限制外資持有印度尼西亞銀行股權的頂限。
印度尼西亞央行總裁達爾敏納蘇迪安表示,央行正在模擬評估這項新措施可能對印度尼西亞銀行造成的影響。
這項新措施極可能在今年底落實,并會通過一段過渡期。
達爾敏稱,在新條例下,外資持有當?shù)劂y行股權的頂限預計不得超過50%。
若這項措施確定落實,將對聯(lián)昌國際和馬來西亞銀行都造成負面沖擊,這兩家銀行不但被迫脫售部分持股權,盈利展望也將受到直接的沖擊。
目前,聯(lián)昌國際和馬來西亞銀行分別持有印度尼西亞第五大銀行――聯(lián)昌商業(yè)銀行以及第九大銀行――印度尼西亞國際銀行的股權,分別是97%和98%。
此外,新加坡淡馬錫持有印度尼西亞第六大銀行Bank Danomon的67%股權,渣打銀行則持有部分印度尼西亞第八大銀行Bank Permata的股權。
無論如何,如今任何一家企業(yè)要持有印度尼西亞銀行超過25%的股權,都需要獲得印度尼西亞央行的批準。
MIDF研究分析員估計,新政策一旦落實,聯(lián)昌銀行遭受的影響最大,因為印度尼西亞聯(lián)昌商業(yè)銀行的盈利貢獻顯著,占了聯(lián)昌國際2011財年首季盈利的27%比重。
相對地,印度尼西亞國際銀行2011財年第三季盈利,僅占了馬來西亞銀行4%的盈利貢獻,影響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