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市場調研公司Distimo在今年4月的研究報告中公布了關于Android市場增長情況的相關數據之后,日前該公司又公布了以“蘋果應用商店在亞洲的發(fā)展情況”為中心的一個研究報告。據悉,Distimo對蘋果iPhone應用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韓國、斯里蘭卡、中國臺灣、泰國及越南的相關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
根據Distimo公布的這份報告,在過去六個月中西方國家(如法國和德國)從蘋果應用商店里下載的iPhone應用數量有所下降,而同期亞洲地區(qū)的iPhone應用下載量卻大幅增長。Distimo表示,從iPhone應用的下載量來看,實際上最近中國內地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另外,考慮到蘋果在去年秋天才在內地市場推出“為中國量身定做的”應用商店,中國內地市場iPhone應用下載量的增長速度確實非常快。
與相對較小規(guī)模的人口相比,韓國的iPhone應用下載量正在獲得增長動力,并且韓國的iPhone應用下載量超過了德國與法國。另外,在韓國的蘋果應用商店中沒有游戲類別,因此在韓國下載的所有應用都是非游戲類應用,而在其它國家毫無例外游戲類是下載量最大的種類。然而,亞洲地區(qū)的付費應用下載比例以及整體營收仍然落后于美國與歐洲。Distimo發(fā)布的報告表明,亞洲市場的用戶更傾向于下載一個免費版的應用,而不是付費下載一個無廣告版的應用。
Distimo公布的報告顯示,亞洲所有國家及地區(qū)最受歡迎的300款應用(包括免費和付費)的下載總量與美國市場的下載量相等。不過如果僅從付費應用來看,亞洲所有國家及地區(qū)最受歡迎的300款付費應用的下載總量與美國市場下載量之間的比率為三分之一,這表明美國的用戶更愿意為應用付費。除日本之外,這個比率甚至下降到了六分之一。Distimo表示,iPhone應用在亞洲地區(qū)所產生的營收中,實際上日本產生了大部分營收。另外,亞洲iPhone應用的總營收為美國的三分之二,這個數據高于兩者的付費應用下載量比率的原因在于亞洲最受歡迎的300款付費應用的平均售價(2.62美元)高于美國的平均售價(1.48美元)。
另外,目前在亞洲“程序內銷售”方式尚未被廣泛采用。例如,在中國前200名iPhone應用中只有34%的營收來自采用“程序內銷售”方式的應用,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在下一年“程序內銷售”方式會在亞洲迅速擴大規(guī)模。在美國,“程序內銷售”方式所產生的營收在一年之內增長了近1倍。Distimo表示,美國“程序內銷售”所產生的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在2010年6月僅為39%,而到2011年5月已經增長至68%。大部分在亞洲流行的應用僅僅在亞洲流行,不過在亞洲部分國家“更盛行”一些全球流行的應用。一些僅在部分地區(qū)流行的區(qū)域性流行應用包括KungFuFood-Panda游戲、Birzzle游戲等。另外,報告顯示在亞洲本地化的應用更加流行,在最受歡迎的應用中平均有34%僅在該地區(qū)流行,而在美國與歐洲僅有20%的應用專門針對北美和歐洲市場。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