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管徑最大、輸送能力最強、單極泵站輸送距離最長的鐵精礦礦漿輸送管道,近日在包鋼(集團)公司投入使用。
據(jù)了解,目前包鋼鋼鐵產量已達到千萬噸,而包鋼的礦石主要來自百公里外的白云鄂博鐵礦,50多年來,包鋼的礦石一直靠鐵路運輸,由于回運時無貨可拉,造成極大的空車浪費。2008年5月,包鋼投資數(shù)十億元開工建設白云鄂博鐵精礦礦漿輸送及供水管線工程,在包鋼廠區(qū)和白云鄂博鐵礦之間修建一條運輸管道,實現(xiàn)包鋼至白云鄂博的管道供水和白云鄂博至包鋼的礦漿管道輸送。
該管線全長145公里,采用雙線管道,即從黃河取水,經過陰山和草原,把水輸運到白云鄂博鐵礦,供水管道輸水能力為年2000萬立方米,在白云鄂博鐵礦新建的選礦廠里,用水與鐵精礦攪和成礦漿,再用另一條粗直徑礦漿管道輸送回到包鋼廠區(qū),鐵精礦礦漿輸送能力為年550萬噸。
包鋼(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春龍說,礦漿管道全線投入運行并成功實現(xiàn)礦漿落地,標志著包鋼原料工藝結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包鋼的循環(huán)經濟和節(jié)能減排工作又增添了新亮點。
由于供水管道與礦漿管道并行,將黃河水輸送到礦區(qū),成功地解決了白云鄂博礦區(qū)缺水、不能選礦的難題。該工程的成功運行,不僅對包鋼降本增效意義重大,而且將加快包鋼尾礦壩的閉壩工作,從根本上解決尾礦壩環(huán)境污染問題。與此同時,該工程多項建設指標均創(chuàng)國內同類工程的歷史紀錄,涉及很多從未涉足過的領域,是國內直徑最大、雙管線最長的一項工程,也是國內建設速度最快的管道輸送工程。
(來源新華網(wǎng)) |